« 变压器鹅卵石石质南京鹅卵石 »

抛光鹅卵石文化源远流长

------------------------------------------
南京浩天鹅卵石厂的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厂长
手机:13952053975
Q Q:401256908
信箱:njels@163.com (南京鹅卵石的汉语拼音开头字母,无空格)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雨花石村
传真:025-57607108
如果您想要现场参观雨花石生产加工流程以及考察工厂实力,请您提前与我们联系预约,以便安排接送。
-------------------------------------------

       南京浩天鹅卵石厂供应各种型号的鹅卵石,园路鹅卵石,变压器鹅卵石,抛光鹅卵石,南京鹅卵石

        中华奇石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息,自古以来就有为奇石著书立说人,更有见石屈尊下拜者。时至今天,随着我国国泰民安、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爱石、赏石、藏石者逐年上升,据中国观赏石协会公布:我国赏石、藏石者已达三百万人。而精美绝伦的兰州黄河奇石作为诸多石种中崛起的一朵秀花,更是闻名天下,一鸣驚人,深得学者、文人、中外人士的青睐。在北京、上海、兰州、香港等地举办的黄河奇石展,无不引起轰动,凡参观过目之人,无不叹为观止、为之拍案叫绝!奇石界普遍认为,黄河石美就美在自然造化,奇妙绝伦;奇就奇在姹紫嫣红,鬼斧神工。

    二十年前,我在兰州黄河滨河的一所大学任教,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与黄河奇石结下了难以割舍之缘。那一年我母亲病逝,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又患上疾病,给身患多种病魔的我精神上形成强大的压力、难以解脱的形势下,我选择了爱石、赏石、藏石。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清晨,我带着患病的孩子去甘肃农业大学侧门黄河小岛上散心。早晨天格外的清,地格外的绿,风格外的爽,让人感到心情舒缓。日出的光辉映红了东方辽阔的天野,旭日铺射在黄河水面,红中泛金。细碎的波浪卷起层层水波,构成一幅七彩色水帘画卷。我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情不自禁韵出“一轮旭日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妙句,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存在。突然,一个浪花打来,河水淹湿了我的小腿以下的部分,我低头看时,只觉全身一震,老天啊!那时什么?清澈的浅水中,一块色彩浅蓝色的石头,静静地躺在水中,石上显出一幅美妙的图画。我舍己跃入浅水中,双手抱起了那块石头。我惊奇的说不出话来,完全被母亲河的造化征服了。世上竟有如此完美的巧合,石上的画面,竟然是一副红、紫、黄、淡红形成的四色同心圆。石上的图画与天空的景色是那样的和谐。

    我疑惑是太阳折射在水中的影子,仔细看来原来是一块石头上显出的《旭日东升》图,正是我现在收藏并命名《旭日东升》的奇石。这枚奇石长:20厘米,宽:8厘米,高:44厘米,重:15公斤,(照片在黄河石艺馆里)近似长方形,石质细腻润滑,石面光滑流畅,石形完整美满,颜色浑穆古朴,图案清晰鲜亮。形神兼备,凝重深沉,高雅华贵。端庄素雅而不晦涩,纹理清晰而不傲慢。含蓄优雅,温馨鲜亮。

    滚滚的黄河水一泻而下,似隐似现的旭日东升,把瑟瑟的云彩照射的姹紫嫣红,构成一幅绝妙旭日东升景图,这种超凡的美,绝非凡人画笔所能涂抹得出来。石中的《旭日东升》是天空中的旭日东升晨景最好的写意,象征大自然晨曦的迷人景色。这难道是黄河母亲在显灵么?我激动的热泪盈眶,真诚的感谢母亲河的恩赐,紧紧地把她捧在胸前,生怕飞了似的。过了半会被孩子的喊声惊醒,抱着石头带着孩子回到家中,才发现下身湿的水淋一般。想起当初不顾一切的跃在水中之情景,不禁哑然失笑。那一早,我欣慰安静,在家中看了一天石头,望了一切。被学校同事笑为石癖。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过去看来毫不起眼的漫滩卵石,在我眼中变成了宝贝,突然间亲近了许多。节假日,星期天,下班后,每逢有空,便急不可待的奔向河滩,在其中寻寻觅觅。

        2003 54日,我又一次骑上自行车去黄河沿岸寻觅我热恋的黄河石,从农业大学后门开头沿河岸北上到沙井驿这一段,是我常去的地域。我来到黄家滩砂场---挖砂、洗砂涧,我站在砂台下面观察台上滚下的黄河石。不一会,一块近似鸡蛋形状的花石头滚下来了,我毫不迟疑的跑上前去将她抱了出来,这枚奇石长:18厘米,宽:12厘米,高:22厘米,重:3.6公斤。我先用水洗去泥沙后显出了图案,并且是双层图案,套了两层色彩,画面好似人物头像。其中有(AB两面,照片在黄河石艺馆里)

    第一面:A显示出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合影头像,是两伟人的侧面像,两人面貌清秀,神态可敬,线条流畅,画面清晰,面目逼真,栩栩如生。毛泽东在前侧,刘少奇在后侧,我命名为:《毛泽东、刘少奇合影》。这幅画面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第二面:B显示出列宁与斯大林的合影头像,也是两伟人的侧面像,两人面貌严肃,表情庄重,神态可尊,线条舒畅,画面清晰,面貌逼真,非常传神,列宁在前侧,斯大林在后侧,我命名为:《列宁、斯大林合影》这幅画面象征苏维埃联邦共和国的诞生。更神奇的是列宁与斯大林合影,毛泽东与刘少奇合影的四位伟人头像同时出现在一枚黄河奇石中,实属罕见。人间珍宝也!我被这两幅深动的人物画面所感动,怎能不为母亲河---黄河有这样的造化而自豪和骄傲呢?漫漫地,我发现了石中蕴含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那种美是震撼人心的,那种美是超凡脱俗的,那种美是足以净化人类丑恶心态的。

    通过赏石、藏石,我对美的感受得到了升华,产生了飞跃。我和奇石结成了良师益友,一天不觅石、不见石,便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成了一名真正的顽石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觅石、赏石、藏石,给我造成的强大压力得到了逐渐的缓解。孩子的病也好了,我的身体渐渐恢复了健康,这一举两得的美事世间难寻。我深刻回味着:吃饭养身,赏石养心的道理。

    二十一世纪,历史的车轮进入了快车道,随着社会和谐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生价值观的转变,以财富论英雄的观念的超重,玩石者日众。达官显贵赤有之,文人雅士有之,贩夫走卒有之,有些借玩石维持生机,有些借玩石修身养性。但无论是何原因,无论何人,一旦踏上此道,无不如醉如痴,从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涂,到尘土飞扬的工地料场,无论大雨滂沱,还是赤日炎炎,每见人影绰绰,那种执著,那种专注,深受人们感动。有观者说:玩石、赏石者,个个是疯子,此话虽然丑化,但也真实道出了玩石者的一种境界,说出了玩石者对赏石事业的那种痴劲。个人情趣,别人自难理解。

    通过觅石、赏石、藏石使我认识到:普普通通的石头,之所以能让这不同阶层和层次的人神魂颠倒,拜她为师,除了美的因素外,主要还在于她与人类有生以来的那种神秘感和抽象感的密切联系。从玛雅人神庙到复活节岛的巨型石像,从大不列颠的石阵到埃及的金字塔,无不显示了这种神秘的联系。大德若无,大智若无,大觉若痴,大慧若迷。神聖的奇石,始终以质朴无华的坚强身躯、博大胸怀、崇高品格、默默地为人类奉献,这是人们爱石的主要原因。

    石头是地球的骨架,世界上山体构成的主要成分是岩石。无石不成山,无奇石灵石,更难以成名山。其他星球又何尝不是充斥着石头的世界?月球如此,火星也如此。美国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发回一批令人惊叹的图片,向世人展现的是一幅幅石头遍野的沙漠景观。同时,火星上还存在红、蓝、白三种颜色的石头,当火星尚无生命之时,石头亦忠实地记载着火星的历史。石头领先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陪伴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石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地球上几乎无所不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石头又几乎无所不包。石头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从远古而来,陪伴人类一直走到现在、走向未来。

    而被人们寻觅、发现、欣赏、收藏的中华奇石更是石中的精华,她有唯一性、永久性、自然性、社会性诸多艺术特征是人类的“鲜花美酒”,可以用以下的语言来描述她的“丰厚功德”。

    奇石是人类最无私的朋友。如果无人藏她,她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獄”的佛学思想,不惜舍身碎骨也要为人类奉献,如被人们收藏她就感化人们去陶冶情操,养性修德的过程中去参悟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真谛,形成相对完美的人生观。

    奇石是人类最博学的朋友。当你散步河滩、山林原野、戈壁沙滩随手拈(nian)来一块,她有数千亿甚至万亿年年龄。不知经历了多少酷暑严寒,目睹了多少人间兴衰。与她相比,人类这点微薄的见识算不了什么?

    奇石是人类最诚实的朋友。一块奇石,无论美也好,丑也罢,始终以他自然面目出现在人类面前。没有欺诈,没有伪装,没有尊贵,没有贫贱,面对她,由不得你不返朴归真,向往天籁之音。

    奇石是人类最坚强的朋友。她不像昙花那样弱不禁风,无论生在荒山戈壁;还是生在大漠深处,无论极塞雪地,还是深潭底谷,均随遇而安,决不怨天恨地始终以坚强的品格顽强的生存,绝不屈服于任何敌人。

    奇石是人类最永恒的朋友。一块奇石,一旦伴随你,陋室也好,豪宅也罢,只要你不抛弃她,便一心一意地伴随你,跟随你渡过美好的时光,决不背叛。

    奇石感悟自然,忠实记录着大自然的历史;石之千姿百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石之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是大自然的印记;石之美妙音韵,是大自然的音符;石之奇巧无比的纹理,沉淀着大自然的信息。如果说一座座大山是一部大自然的百科全书,那么一块块石头就是大自然的词汇和文字。奇石是使者,它超越时空传递宇宙信息;奇石是文明之神,它敲开了人类文明之门。读石如读史,人类的历史应从石头写起。可以说,石头记录着生命的历程,石头蕴含着生命的真谛(di).

        古人云:“石不能言最可人。”面对一枚奇石,每一个人的感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素质修养、人生阅历和对事物的鉴赏能力。但赏石者谁也不能否认,通过赏石、藏石,通过对石头地感悟和解读,不同阅历的人,对人生,对世界,均将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每一枚奇石,都将有一个新的认识;都将会从一个层次飞跃到另一个新层次。近年来,有不少赏石、藏石者,已成为现代社会各阶层的文坛巨匠,中华奇石文化为社会举荐出了不少作家、文人、鉴赏家、理论家。通过赏石、藏石,我学到了大量知识,结识了不少朋友,悟出了人生之路。奇石是大自然赏赐给我们的最重的礼物,伴随我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我常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希望在有生之年也能为奇石做些什么。最近作奇石个人网页,在网上开奇石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奇石,喜欢奇石,珍视奇石,发现她的美丽,发掘它的文化内涵,进而达到以石劝世的目的,这也算尽了我一份微薄之力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