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晚期苏轼出现以后,雨花石开始走进书斋,成为文人的审美鉴赏之物,雨花石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南宋时期雨花石在我国第一部石谱《云林石谱》(杜绾)中被加以著录。南宋末年,大收藏家周密在《云烟过眼录》中亦记载了观赏雨花石的经过,对于珍品空青雨花石作了最早的描述。明清时期,雨花石收藏进入了历史上第一次收藏鉴赏的高峰,出现了诸多雨花石专著及专题鉴赏文章以及大量的吟咏诗篇,如林有麟的《素园石谱》、成性的《选石记》、冯梦祯的《醉石斋记》、《灵岩石子图说》、姜二酉的《灵岩子石记》、诸九鼎的《石谱》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著作。这一时期,雨花石也不断走进文学艺术之中,明代六合县令米万钟曾邀集文人雅士聚集一堂,赏石赋诗,写出了诸如“冰丸颗颗照清泉,犹带西山五色烟”、“非声非色非香味,别有幽芳来袭人”的著名诗句,孔尚任的“碧水青苔衣,白云红树雨”,亦是咏雨花石的千古名句。
而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雨花石为原形所塑造的主人公贾宝玉,更将雨花石文化推向了历史的顶峰。民国时期是雨花石文化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周恩来、徐悲鸿、老舍、沈钧儒、梅兰芳、言慧珠、冯亦代、朱孔阳、金少山、张二鹏、郑逸梅、王朝闻、陆俨少等,几乎都是雨花石的爱好者,而王猩酋、张轮远、许问石三大民国雨花石收藏家的出现,则把民国雨花石文化推进到新的高度。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雨花石文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等等。这一切在《中国雨花石鉴赏与研究》一书中都有明确的反映。雨花石不仅是鉴赏、把玩的对象,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一定角度说,她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赏石文化具体而微的象征。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雨花石文化不仅是南京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作为一种古老的赏石品种,与江苏出产的昆石、太湖石构成了江苏特有的三大名石鉴赏系列,呈现出江南特有的灵秀、清雅的文化特质。当然,由于雨花石文化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她不仅是南京地区的赏石文化、江苏地区的赏石文化,上古玉石文化的沉淀、六朝佛教文化的浸润、以及明清以来文人审美观念的浇注、民国以来自然科学观念的吸收,使雨花石文化又具有相当广泛的新的文化意义,尤其《红楼梦》原形的形成,使雨花石文化产生了质的变化,具有象征中国文化的意义,将之定位为中国雨花石,当为允当。
在此不谈动辄数千、数万乃至几十万地买卖石玩,也不讲在地摊上花三、五元买一块卵石,二三天即随手丢在一边的“过过瘾”。只想浅谈工薪阶层在藏石赏石活动中如何“以石养石”。平时有爱好文学艺术,琴、棋、书、画的或是偏好收藏,有心入门的,只要多看(到市场看,到石友家看,到奇石展馆看);多讲价,当然更要看些理论文章、专业书籍。任何一种收藏均有其理论存在,违反理论按个入偏好,只能是孤芳自赏。按公认的藏石标准,加上经济上的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有“赌一把”的妄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自己的圈子里志同道合者相互切磋,当然不排除向高水平者看齐,决不可好高骛远。今天见别人买卖了一块石玩,赚了几千几万,明天自己便不惜血本也跟着进货,不看清自己周围的销路环境,自己能接触些什么人,什么人喜欢什么样的石种,进而投其所好,盲目地跟风,失败的成数就大。不少家庭在床底堆满了废石,只就是学费。
掌握经济规律,按市场价值潇洒玩石。有人在地摊上几元钱买块石头,左看右看,于是命名,标价“非十万不卖”,让人大跌眼镜。真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当然也有人得了宝贝当草卖的,但毕竟少之又少。又有听人抬杠,互相炒作的。笔者曾到北方参加全国性石玩展销会,石友中有扫兴而归的,亦有春风拂面的。究其原因是前者石玩成本太高,又不对北方石玩爱好者的口味,而后者以画面色彩石为主没有心理压力,卖不卖得负担小。于是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反而得好价钱,有好心情。
“一石二座三起名”,给石玩命名,绝不可忽视。要把平时的学识融会到藏石、赏石之中。笔者在一展销会上曾见一画面石,画中风景优雅别致,有一人走在羊长小道上,题名是:“小寡妇上坟”。试问何人会买这种题材回家欣赏,故始终无人问津。何不改名“回娘家”或“故乡的路”以唤起人们思念之情而收藏之。再有一件石玩,椭圆形扁平,色质极佳,只因石中有一条白色石英纹破坏了整个画面而无人出价。一石友趁机压价购入,遂起名“破镜重圆”后高价售出。散聚有情,花好月圆这等美好的愿望,是任何人均喜欢接受的,只因赋予一个好题名,身价倍增,这就认证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
买石玩赚大钱成富翁的只是耳闻,现实生活里首先富裕起来的只能是一部分少数人。花闲钱,在买石、卖石,藏石,赏石活动中,能增加一些经济收入,提高学识修养,丰富生活情趣,这才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凡夫俗子所追求并期望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