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南的雨花台(原名石子岗)是在古长江及支流古秦淮河水旋回作用下,历数百万年堆积而成。山不高,却盛产色彩鲜艳的雨花石,其石子是长江流水的搬迁将上游若干年在水中翻滚的石子磨圆,包括砾石、石英石、玛瑙石等在南京落户。雨花石入水玲珑剔透,秀美如石中生花,所以又叫水石。所显现的色彩多种多样,图案非常奇特,如果归类,可分为花草竹木、人物山水、文字、动物、昆虫等类。关于雨花石还有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早在公元六世纪初梁朝的时候,山上建有“高座寺”一说。“雨花观”寺里有一位高僧云光法师,经常在寺中讲经说法,由于他讲得高深而精辟生动,感动上天,落花如雨,落地变为五色斑斓的石子。到了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把原称石子岗的小山,改称为雨花台。实际南京雨花石的主要产地是江北的六合县,以及仪征县的西南地区。此地多丘陵,产山砂,开采之时必须水冲过滤,往往有精美的石子露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