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卵石上的“耕牛春图”

         “我家有块南京鹅卵石,上面图案酷似一幅耕春图。”南京市下关多伦路武先生他的朋友有一块奇石,细看一下,酷似“耕牛春图”,石中一人牵着牛耕田,而旁边则弃满着一派春天的气息。

...

风景易求,象形难得之南京鹅卵石

           南京鹅卵石中的象形石以其丰富的图案、绮丽的色彩、变化万千的形象与逼真的效果,使收藏者爱不释手。多数藏家尤其喜爱收集象形石,俗话说:“风景易求,象形难得”。南京鹅卵石中呈现出人物、动物、器具、花鸟鱼虫等是玩石者的首选。因象形石能被广大的观赏者接受,所以备受关注。—块具有动感的象形石,能向人们展示出生命的存在,容易感染人、振奋人。这样的石头在南京鹅卵石界被称之为有形神兼备的意蕴美。

...

原始人把石头作为图腾来顶礼膜拜

        毛泽东《咏史》词云:“人猿相揖别,有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石器是人与猿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因为动物不会制造工具,只有人才会制造工具。原始社会,石头始终是原始人必不可少的劳动用具。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是石窟、洞穴,使用的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垒造石屋,使用的是磨制石器。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先生曾这样描述过,当时的人们“以燧石、石髓、蛋白石、玛瑙、碧玉等作原料,打制而成三角形、石叶形等形式的石镞、石钻、尖状器、刮削器、石片和石核等等。”《韩非于·五 蠹》中还有关于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记载,这就是原始人从燧石中发现并利用火的实例。传说中的燧人氏,就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他为人间送来了火,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火的发现与利用,是人类社会划时代的大事。

...

分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