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抛光鹅卵石审美的眼光抛光鹅卵石多元性 »

园路鹅卵石“石展”

         众所周知,西方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较深,尤其在哲学以及由它派生的美学等领域,有十分明显的烙印。已成西方国家习惯用语的“真、善、美”,意为“真的、善的事物才是美的”,就含有很强的宗教伦理色彩。我国古代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可是,我们祖先对“美”的理解,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的,没有宗教伦理色彩的存在。


         我国现代著名美学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写过一篇文章,叫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朱先生在文中写道,有三个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一位是木材商人,一位是植物学家,一位是画家,他们面对古松得到了不同的感觉。木材商人感觉是这棵松树可以做什么用,能值多少钱;植物学家感觉这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画家感觉到它苍翠的颜色,它盘屈如龙的形态,它昂然不挠的气概。因此,木材商人是实用的,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植物学家是科学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画家是审美的,审美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这里,我们如果将“古松”换作“石头”,将“木材商人”换作“石头商人”,将“植物学家”换作“地质学家”,将“画家”换作“赏石家”,那么就会得到同样的结论。但是这种认识是由三个人分别得到的,它们是被割裂的,没有相互联系和达到统一。南京浩天鹅卵石厂供应各种型号的鹅卵石,园路鹅卵石,变压器鹅卵石,抛光鹅卵石,南京鹅卵石


        如果由赏石家一个人面对石头,情况又不一样了。马路边上有许多石头,如果从实用或科学的眼光看待,它们用来作为垫脚石、建筑材料或岩石标本,绝对是“善”和“真”的,但是赏石家却对它们不屑一顾,因为它们不美,不具备起码的审美条件。对于赏石家来说,美是首位的和主要的,没有了美,善和真也就失去了意义。当赏石家接受了切底的九龙壁时,那是为了得到天然石头不可能得到的最大限度的审美满足,不得不扬弃了“真”;当赏石家得到一块理想中的观赏石时,明明知道它有局部缺陷,仍然出高价买下,那也是不得不扬弃了“善”。所以,赏石家如果得到一块“美真善”三者高度统一的观赏石时,那他就要庆幸自己石缘的宏广了。鉴于以上的事实和理由,我建议在今后的赏石理论文章中,将西方美学中习惯用语“真善美”,改为“美善真”,这样才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也能够反映和指导中国赏石活动的实践。


     《说文解字》又曰:“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极其凡俗的口腹之乐与极其微妙的“道”借助“甘”搭起了桥梁,当美脱离了具体物象、脱离了功利,就实现了超越,它不再只是某种东西的好看、有用、有利,而成了最大的精神愉悦。


        以上关于美、善、真的论述,如果进一步引申到赏石活动中来,我们又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发和结论:首先,观赏石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太看重后者,也就有了太强的功利色彩,很可能像古人以为“羊大为美”那样,得到“石大为美”的理论和结论;其次,观赏石用于审美交流和传递,属于纯粹的审美范畴,如果用于科普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也就具有了科学性和伦理性;再次,赏石审美的“真”,可以解释为本真,即没有人为痕迹的天然的真实性。赏石审美的“善”,可以解释为完善,即没有缺陷的完整性。真和善只是审美客体应当具有的审美潜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我们就能还赏石审美以本来面目。

------------------------------------------
南京浩天鹅卵石厂的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厂长
手机:13952053975
Q Q:401256908
信箱:
njels@163.com (南京鹅卵石的汉语拼音开头字母,无空格)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雨花石村
传真:025-57607108
如果您想要现场参观雨花石生产加工流程以及考察工厂实力,请您提前与我们联系预约,以便安排接送。
-------------------------------------------

所谓“石展”,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奇石”(或“观赏石”)为主体而开展的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这有两个概念,一是文化性,一是经济性。文化性为主的石展更多的是以推广奇石文化为宗旨,间接促进奇石经济的发展,这类石展主要体现为奇石展(赛);经济性为主的石展则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导,间接促进奇石文化的发展,这类石展主要以展销会、交易会、拍卖会的形式出现。在市场经济时代,应该说任何纯粹性的活动都是不存在的,石展也是如此。我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石展都不同程度包含有这两个内容。
 
中国石展的出现基本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出现的,据有关资料,最早出现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与我国赏石文化的复苏时间基本吻合,也就是说,当中国人重新开始关注传统的奇石文化,石展也随之而出现。以柳州为例,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柳州奇石就已经开始在本地以及国内外一些地区展出,这应是最早的石展雏形,或者说是草创时期。这个时期的石展不论是规模、质量还是影响都是不能与今天相比的,但这个时期的石展从一开始也同样体现出其文化和经济的相溶特点,只是文化成分或许更多些而已,由于它更多承担的是向社会进行文化推广的任务,因此,必然也只能首先是做文化的推广。
 
中国石展的提升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中国第一届赏石展为标志,而真正趋于成熟则是柳州国际奇石节的出现。柳州国际奇石节是以“奇石搭桥、经贸唱戏、文商结合”为办展模式的,它把石展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结合得非常完美,尤其是经济性意义表现得更为出色,它的出现,不啻于说是把中国的奇石展会经济推向了高峰。由此而发端,刺激了国内各地石展的蓬勃发展,各地也开始大量地思考和学习柳州经验。当然,在这里我必须指出,柳州经验其实未必是最好的经验,从当今我国奇石展会发展上来看,仍然还没有出现那种可以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奇石展会,柳州曾想这么发展,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没能实现,它今后能否实现,这要取决于当地政府的观念上的认识能否得到加强以及下决心的力度,由此而看,应该说各地都有超越柳州或取代柳州的机会,这是平等的。通过以上对石展的产生、发展和性质的概述,接下来我想重点谈谈石展的经济意义以及如何办好石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